第268章 我不愿意-《大宋说书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前面所说仁义二字,仁者爱人,对于帝王来说能让百姓吃饱饭就是最大的仁。笔』『趣  』阁Ww  W.  biqUwU.Cc
    对百官来说,帮助帝王解决麻烦是他们的职责。
    “读圣贤书所谓何事,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。”
    陈进才淡淡的说道:“老山长为一院之长,当胸有丘壑,所教授之贤才必为日后国之栋梁!
    为人师长者,必然学富五车,解决这点小问题不过反掌而已!”
    陈进才这个问题简直是把老山长给问住了,不只是把老山长给问住了,而且还把在场所有人都给问住了。
    这是个问题吗?没错,这就是个问题!
    而且还是个大问题!
    一国之基石在民,这一点就算没有读过《孟子》的人都知道。
    读过《孟子》的人更是知道了,所谓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    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,乡间族老还知道族人之间的意见需要重视,族人的力量需要借助。
    若没有族人,那族老本人能有多大力量!
    一县之地没有百姓,当县令的,又有什么权力?
    当皇帝的没有了万民,又如何,称得上是皇帝。
    所以,只要稍微有点明白的人都知道,百姓才是国家的基石。
    不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,居然会有一天,大地的产出供养不了所有人民。
    “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匪夷所思?为什么以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!”
    陈进才冷冷的说道:“你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那是因为每当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,每当出现,当大地供养不了,所有百姓的时候。
    就是一个国家崩溃的时候!
    所以你们只关心改朝换代的事儿,只关心是朝廷让百姓民不聊生。
    其实这只不过是你们为自己看到的这个问题,找一个借口。
    事实上你们并没有找到这种情况的根源所在。
    所谓治病救人需要找到病根,才能对症下药。
    那你们读书人,千百年来可有找到改朝换代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?
    或许你们没有找到,或许是有人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之后,现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所以并没有公诸于众。”
    陈进才说到这里的时候,目光环视全场,他的目光之锐利,看到什么人的时候,竟无人与其对视。
    没有人敢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