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章 岂止风与月-《大宋好时光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怜香惜玉也是一种美名,不要因此坏了梁园的名声。
    趁此机会,让梁园改改侧重也好。”
    “大兄,你的意思时?”
    “梁园素来年轻子弟多,父王与我原本是觉得,等二十年后,这些人正当年,正好是十三的臂助。
    然而,如今看来,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,未来几年我们就需要人手……东京好风月的将官不在少数,你明白吗?”
    赵宗咏沉吟片刻,轻轻点头。
    赵宗邈不免有些失望,尤其是不愿因此便宜仇敌杨三郎?但这种事向来没有他插嘴的份,只好低声不语。
    “管好你们各自手上的事,切莫出岔子,眼下正是我们养望的时候。
    另外,新政不了了之,官家也就有更多精力盯着东京,盯着宗室了,明白吗?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见几个兄长齐齐点头,赵宗邈讶然道:“你们都有差事,怎么我……一点都不知道?”
    “问那么多作甚?该让你知道的,自会告知你,其他的,莫要多问。”
    赵宗懿训诫道:“平日里注意言行,不要再行差踏错,宗正寺反省受罚的滋味应该还记得吧?”
    长兄如父,赵宗邈虽然满心不悦,却不敢顶撞反驳,只是悻悻道:“要是父王是宗正卿就好了,八叔公那个老不死的怎么还不……”
    上土桥枣木巷一事,赵宗邈不仅记恨杨浩,同时也恨上了荆王赵元俨。
    “住口。”
    赵宗懿皱眉道:“刚说了,谨言慎行,转眼你就不记性?这话要是传出去,你该当何罪?”
    “这不就在家里说说嘛,难道诸兄弟谁会告发我?”赵宗邈有些不服气。
    “四弟,休得胡言。”赵宗咏见状,立即呵斥。
    赵宗懿本想发脾气,但见管家快步朝水榭而来,又有四弟劝解,这才作罢。
    “何事?”
    管家瞧了瞧几位小王爷,略微迟疑之后,走到赵宗懿身边,附耳低声细语。
    这位素来稳重的汝南王长子闻言,顿时脸色剧变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